最新试题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对外部因素造成的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应当向(  )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及时协调处理。
事故隐患分为(  )。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  ),明确单位、部门、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和其他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范围,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生产经营单位发现(  ),应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予以排除。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  )通报。
《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三条,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  )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责任。
《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安排(  )资金用于应当由政府负责的事故隐患治理。
热门试题
长期在采石场工作的作业人员发生职业病并经鉴定与该工作环境有直接关系的可以提出相关职业病赔偿。()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企业负责人按规定应在()内如实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该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项目部应组织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交底,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等级为()。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施工企业通过()掌握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运行的动态,发现并纠正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或结果的偏差,并为确定和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提供信息。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K企业应该对临时雇佣的5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为有效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搭设有效可靠的脚手架、踏板满铺,不使用单板、浮板和探头板和设置符合标准的防护栏杆。()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该施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至少应为()。